Search

【海邊路都更案會影響水岸天際線嗎?】

海邊路海邊幸福公寓民間自辦都更案,夾在領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海邊路都更案會影響水岸天際線嗎?】

海邊路海邊幸福公寓民間自辦都更案,夾在領袖、領航企業大樓中間,流行音樂中心鯨魚堤岸及輕軌光榮碼頭站對側,由金廣成建設擔任實施者,歷經7年整合私地主終於成功,2018年核定都更事業計畫,2019年實施者報核都更權利變換,於今年8月25日市府正式核定權利變換計畫,全案預定於2024年完成都更事業。

基地面積1,209平方公尺,屬第五種商業區(容積率840%、建蔽率70%),原為1棟屋齡近45年之5層樓50戶無電梯公寓社區,將更新後為地上28層、地下5層之住宅大樓,並捐贈公共腳踏車站。

然而,真愛碼頭的風景,可能比龍虎塔還常出現在近年的高雄相關影像中,也是城市門面一環。海邊路此案,因為基地限制,很剛好的就會填滿領袖、領航兩棟大樓中間空隙,會讓人擔心形成水岸第一排「屏風樓」,也讓屢次出現在燈會等活動的城市天際線突然大變。

先前,我們在【摧毀天際線還是豐富天際線?城市景觀誰決定?】一文中,提到了「#景觀協調性」的問題。而除了天際線、量體、以外,重要的還包含色彩、材質、語彙等建築,並不是管制高度就能達到良好景觀。

舉例而言,在領袖、領航企業大樓中間,插入一棟同色系帷幕大樓,或是一棟台灣常見的仿巴洛克假歐風大樓,造成的視覺印象就天差地遠。而海邊路都更案提出的現行方案,雖已採用較低彩度的白色系,但在風格上仍顯突兀。

以現行法規而言,免環評門檻已經拉高到120m,此案若能再縮減建蔽率,仍可選擇向上發展並增加開放空間,在建築色調與建材上,也能調整更融入周遭環境。在不影響都更容許容積率下,透過都審機制,要求實施者創造更優美的城市景觀。

不知道你怎麼看未來的愛河灣風景呢?


Tags:

About author
《高雄好過日》協會,為 2016 年 3 月在高雄發起的青年組織,並於 2017 年 6 月 18 日正式登記成為協會。好過日成員們來自高雄各個地區、有著不同的職業及成長背景。   《高雄好過日》希望高雄「過好日」之前,必須先要「好過日」。協會以「城市想像」與「在地實踐」為兩大主軸,融入「公眾參與」、「永續發展」、「社會自由」等核心概念,用在地視角談高雄議題,從外國工業城市轉型尋找高雄可行的出路,並致力成為民間與政府的對話平台。​
《高雄好過日》協會,2016 年在高雄發起的青年組織, 2017 年 6 月 18 日正式登記為協會。 定期定額捐款:https://pse.is/EMGGJ
View all posts